丹參的功效主要可以起到活血化瘀,止疼作用。臨床上是可以治療血淤導致的胸痹疼痛,心悸怔忡,心慌,氣短,乏力等。還可以治療頭暈,頭疼,睡眠不好等疾病。所以單身是可以預防和治療心腦血管疾病引起的許多癥狀。臨床上可以和山楂,三七粉一起服用治療。
丹參的藥性,及用途
丹參味苦,性微寒,歸心、肝經。功能活血祛瘀,調經止痛,消癥散結,補血涼血消癰,清心除煩安神。“一味丹參,功同四物”,是常用的活血化瘀藥。
中藥丹參有什么功效?治療什么病?經常泡水喝好不好?
丹 參
丹參單條圓柱形,外皮糟朽色磚紅,
斷面菊花紋理顯,活血祛瘀又止血。
[來源] 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丹參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.的根。
[產地] 主產河南、四川、江蘇、安徽。
[采收] 秋季采挖,除去莖葉、蘆頭、須根,曬干,或先堆積發熱,使內部變為紫黑色,再曬干。
[藥材形狀] 報莖粗短,有莖墓殘余,根1至數條,呈圓柱形或圓錐形,常稍彎曲,有分支,并具須狀細根。長10-30cm,直徑0.3-1.5cm。表面磚紅色、棕紅色或紫棕色。皮粗糙,有不規則的縱皺紋,老根外皮常呈鱗片剝落,根頭部有時殘留莖基。質堅而脆,易折斷,斷面不平坦,纖維性,外皮磚紅色,本部維管束黃白色,呈放射狀排列。氣微,味甘微苦。
以條粗勻、色紫紅者為佳。
[炮制]丹參 將原藥揀去雜質,洗凈泥沙,略浸,撈起潤一夜,切0.2-0.25cm的頂頭片,曬干,篩去灰屑,又稱“丹參片”。
炒丹參 取丹參片,置鍋內用文火炒至深黃色,見有焦斑為度,取出攤晾。炒制后,性已轉溫,作用緩和,具養血活血之功,幾無涼血之用。
酒炒丹參 取丹參100公斤,用黃酒10公斤拌勻,加蒲包蓋悶,待酒被吸收了后,移入炒藥鍋內,炒至老黃色為度,取出晾涼。酒炒后,緩和了藥物寒性,增強了活血、鎮痛的功能。
鱉血拌丹 取丹參片置容器內,加鱉血至全部吸干為度,取出曬干。鱉血拌,既可引之入肝行血,又可防其苦燥之弊。
豬心血拌丹參 取丹參片置容器內,用豬心血(或加陳酒適量)拌勻,至全部吸干后,取出曬干或烘干。習慣認為,取心血以引之入心養血寧心之力較佳。
丹參炭 取丹參片置炒鍋內,用文火炒至焦黑色,存性,噴淋清水少許,滅凈火星,取出攤晾涼。炒炭后,增強其止血功能,使既能止血功能,使既能止血,又能活血。
[成分] 含結晶性呋喃并菲醌類色素,主為丹參酮1A、ⅡB,隱丹參酮,二氫異丹參酮I以及多種含量較少的醌類色素,如羥基丹參酮;異丹參酮I、Ⅱ,異隱丹參酮,次丹參醌等;另含丹參素,鼠尾草酚,原兒茶醛等酚類分。此外,含維生素E,B一谷甾醇,甾體衍生物提果皂甙元等。
[性味、歸經] 苦,微寒。入心、心包、肝經。
[功用] 活血祛瘀,涼血消癰,除煩安神。用于月經不調、痛經、經閉、產后瘀阻、胸腹或肢體瘀血疼痛、癥瘕、癰腫瘡毒、心煩失眠、冠心病、高血壓等病癥。
[處方名] 丹參 紫丹參炒丹參。
[用量、用法] 9-15克,煎服。
[注意] 反藜蘆。
[保貯] 置通風干燥處,防霉、防蛀。